Search

判斷實力,常犯的錯

我有一個朋友,跑來問我怎麼找到有實力的行銷人,來跟她合作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判斷實力,常犯的錯

我有一個朋友,跑來問我怎麼找到有實力的行銷人,來跟她合作?

我問:

「你不是本來就有跟找行銷人合作嗎?結果呢?」

她嘆了口氣說:

「是有找,但是沒有什麼效果,花了幾十萬元也只看到一份簡報而已,所以想問看看到底要怎麼挑人。」

我說:

「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看這些人過去的實戰成績,你合作的對象,是不是都沒有什麼實際的成績?」

她肯定的說:

「有成績啊,他的粉絲專頁操作,加了好幾十萬的粉絲!」

我沈默了幾秒,然後說:

「粉絲人數是可以用買的……我說的是,他過去賺到多少錢的成績,特別是賺到多少淨利!」

她遲疑了一會,說:

「沒有耶……沒有這種成績……」

頓了一頓,她又說:

「但是我有認識另外一個人,在幫公司做內容,吸引了幾十萬的粉絲,這應該不是用買的,你覺得這樣是有實力嗎?」

我說:

「有賺到錢嗎?」

她又愣了幾秒,說:

「還沒……就是加粉絲而已。」

我嘆了口氣:

「等他賺到“淨利”再說吧,不是看表面漂亮的數字。」

我朋友犯的錯,和新手老闆常犯的錯一樣,在找合夥人,或是合作廠商的時候,都會被漂亮的數字騙得一愣一愣的。

像是對話講到的,粉絲人數可以作假,根本沒有意義!

就算是某個行銷人,給你看他的廣告按讚、留言、分享很多,你也不要輕易的相信,因為數據好看,不代表東西賣得好。

你可以看一下留言的內容,如果都是對產品有興趣的話,那才真的是好廣告!

要是留言,都在講廣告的創意很好笑、跟著行銷活動喊+1,或是跟著活動打出一樣的句子參加抽獎,那你看看就好。

因為這種吸引人留言的活動,你隨便做也做得出來,只要在文案上面寫:

“只要喊+1 (或是叫人講某個句子),就可以抽獎XXX喔!”

但是對於把東西賣出去,賺到“淨利”,效果好嗎?

那不一定。

可是如果大量的留言,都是對產品有興趣的,那廣告就做得很好。

我會一直強調“淨利”兩個字,是因為有些行銷活動,雖然帶來大量的業績,可是把廣告費扣一扣之後,根本沒剩多少錢,甚至是負的。

有的行銷人會說,雖然這次的活動當下是賠的,可是未來長期的業績會提高;但是以長期來看,通常沒有好下場。

例如有的店家,做出打折超級低的活動,一堆人瘋狂搶購,營業額大幅拉高,但是淨利卻是負的,這很正常;而長期來看,大家並不會因為這次的打折,未來會用原價來買它。

只是靠打折、超優惠活動,來拉高營業額,那不需要行銷人了,隨便一個老闆都會做啊!

能夠在行銷結束後,實實在在的賺到“淨利”,那才是真的有實力。

而且當下就能評估是不是賺到淨利的,才是最準確的,有些行銷或動要長期才有效應的,你聽聽就好。

例如有的行銷人跟你說:

「我做的行銷活動都是長期的,對公司未來長遠的業績有幫助,所以沒辦法評估效果。」

講這種話的人,有兩種可能:

1. 他說的是真的,他是有實力的行銷人

2. 他沒有實力,可是這樣講比較好聽,你也無法查證

有辦法判斷是1還是2嗎?

沒有辦法,因為長期的影響,追蹤的難度是很高的,所以你乾脆通通都不要相信,拿出實際“淨利”成績再說。

但是一個有實力的行銷人,除了做過長期影響的活動外,短期能評估成績的活動,他通常也做過,會有實戰成績給你看才對!

如果行銷人跟你說:

「我合作的公司,不能公開淨利,所以我不能跟你講。」

說真的,身為一個行銷人,自然知道拿出成績是行銷自己的最好方式,如果因為公司不願意公開淨利,就不能拿成績來說嘴,這就太弱了吧?

真的有能力,他會想到好幾種方式,讓成績拿出來證明實力啊。

例如和公司談,降低自己的服務費,可是案例成績給自己用;或是說服廠商,案例給他用的話,也可以達到行銷宣傳的效果,而且還免費。

甚至短期和某間產品商合作,自己行銷自己賣,那淨利數字當然就能用了。

方法有很多,都是可以做到的。

你在判斷合作對象實力的時候,不要被粉絲人數、營業額、按讚留言給騙了,真正要看的是“淨利”。

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,有的人可以拿出好成績,是因為運氣!

像我有跟不同人合作過,其中一個人,因為我做的行銷很成功,賺了不少錢,他開始到處炫耀:

「未來我會蓋一間幾百坪的辦公室,而且是用買的!」

看到他的表現,我開始暗暗警惕,因為原本我是要找一個好配合的人合作,來幫我處理一些雜事,可是他開始覺得能賺到錢,都是因為他的關係,那就有問題了。

後來,因為我和他實力差太多,沒有辦法溝通,所以不再合作;沒合作之後,他半毛錢也賺不到,只能回去當普通員工。

所以如果有人,給你看到他真的有賺到錢,你還需要再深入了解,多問一下,他是怎麼做到的?

如果他真的有實力,那就會很詳細的跟你說,真正做法是什麼;如果他像我之前合作對象一樣,因為運氣好有我在,你問他賺到錢的細節,他絕對講不出什麼有內容的東西。

這些就是判斷實力的方法,小心不要被騙了!

p.s. 你有類似經驗的話,或是有什麼想法,可以留言跟我說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p.s. 這裡有另外一篇關於網路行銷的訣竅,是PDF的形式,在下面這個連結填寫email之後,這份PDF會寄到你信箱。
未來我的行銷知識、創業經驗,也會寄給你。
連結:
https://baco-street.com/markba

我經營的公司是貝克街巧克力蛋糕,
粉絲專頁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CoStreet/

貝克街官網:
http://www.bacostreet.com.tw

podcast連結:

Apple podcast:
https://baco-street.com/SAPDC

Google podcast:
https://baco-street.com/SGPDC

Spotify:
https://baco-street.com/SSPDC

Kkbox:
https://baco-street.com/KSPDC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